世界工艺美术网莫世忠访国家级非遗金锣舞传承人阮桂陆
2024-05-20 21:00:27   来源:世界工艺美术网   评论:0 今日点击:

世界工艺美术网副总编莫世忠采访国家级非遗代表金锣舞传承人阮桂陆
世界工艺美术网副总编莫世忠采访国家级非遗代表金锣舞传承人阮桂陆

2024年5月2日,世界工艺美术网副总编莫世忠(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工艺师、百色市民协副主席、百色市工艺美术协会监事广西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到百色市田东县梅林村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金锣舞的代表性传承人阮桂陆(右)先生。
 
阮桂陆先生对记者如是说——
 
瑶族金锣舞的历史来源及后来的经历
 
我十四岁即是一九六0年少年时代,父亲名叫阮省勋,教我学金锣舞,他一边教一说给我,
 
我们这个金锣舞是祖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到他这一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的祖先是在南京汉族人,因为当时南京比较动乱,相互残杀,为了能保存生命,他们就离开了家乡,走路而行,靠打工吃饭走到广西南部大西山区才定居下来,之后,就与瑶族姑娘结婚,婚后就更改为瑶族。
 
他们进山的时候,由于山高林密,望不见天,一弄几户人家联在一起,祖先们就在山脚下的平地开荒种植玉米,农作物成熟时,鸟兽及猴子等下山来争抢食物,因此,一年到头来生活都不能维持下去。
 
为了要在山里生活,他们就召集大家来研究对策,一是用竹简去敲打,但不能驱赶走飞禽走兽;
 
二是用铁皮的工具去敲打,也无效果;
 
三是买来铜片,制成金锣,金锣响亮,声音清脆悦耳,震动山涯,吓退了鸟兽,保护了粮食。之后,金锣逐渐演变成金锣舞了。
 
后来,他们就规定,从当年起,每年到春晚,各家各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祭品,点三支香,烧三张纸钱,开三瓶啤酒,然后,老人就把金锣从玉米缸中取出来放到桌上,敬锣神,顶礼膜拜。老人就对金锣说:金锣、金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到今晚是年晚了,现在请您来吃一餐年夜饭,吃完饭后,您就地等待,等待我们吃完饭后,您就和我们一起跳金锣舞。
 
接着,老人就把一条绳子绑在阳台上的木柱上,把锣挂好,然后,老人就开始带着大家跳金锣舞,一跳就到天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你换我来,我换你去,高高兴兴过大年,并规定从大年初一,到二月初二才封锣。
 
二月,农忙季节已经到来,春播春种太忙,最后再请锣神吃一餐最后一次年饭,老人就把锣送到水缸去,并用玉米埋好,没有特殊情况,任何人都不能乱打开,到了第二个春晚才能开。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闻目睹,加上父亲的谆谆教诲,才懂得金锣舞的历史和丰富的知识。
 
一九八二年,田东县文化馆的领导,知道我会跳金锣舞,就通知我到县里跳给他们看,他们看后,非常感动。
 
一九八六年,我带了梅林村10名队员,参加田林瑶族盘王节,我们的金锣舞,金哨呐,金瑶族古歌,在舞台上,表演得淋淋尽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赞誉。
 
通过这次活动,金锣舞引起了田东县委丶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二00六年,县里定给我村200名队员参加百色市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比赛活动。当时,我屯会跳金锣舞的老人,都相继去世了,只有我一个人会跳金锣舞。如果我不传承给下一代,我们的金锣舞就会被消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金锣舞的代表性传承人阮桂陆(右)先生,与徒弟黄素芬(左)女士在生产基地合影。
 
2006年,我召集梅林村一百五十名,从村干到组长再到青年人,用半个月时间把金锣舞的八个重要的动作教给了徒弟们。
 
这些徒弟们,都掌握了全部动作。
2006年,我村有106名队员参加百色市比赛活动,荣获二等奖,为田东县人民争了光。
 
十几年来,我走村进屯,走进校园,先后传授给300多名徒弟,让他们都掌握了全部动作。


 
如今,金锣舞已经在田东县中小学辅开,瑶族金锣舞传遍右江两岸。
 
2014年,瑶族金锣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8年,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发荣誉证书,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金锣舞的代表性传承人。
 
责编:唐国宣 李小民 杨丽莉 唐圣松
 
人类命运共同体★瑶族金锣舞代表性传承人★专题宣传报道
全球美丽网(http://www.wholeworldbjx.com)   
中华产品网(http://chinazhcpw.com)
国际神州网(http://www.chinajrsz.com)            
世界工艺美术网(http://changxiaow.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唐国宣莫世忠徐锦敢到上林县覃排艺之雕工作室考察
下一篇:最后一页